开元ky888棋牌官方版 中青报调查:超七成受访大学生更倾向于参加校园招聘会
完成香港中文大学学业之后,黄冰冰于今年“金三银四”时段,分别去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学校,参加了七场校园招聘活动。
张乐芊就读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是2021届的学生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她会在2025年夏天完成学业,随着秋季招聘季的到来,她也加入了找工作的人流之中。在听取了学长学姐的建议之后,她开始在各类求职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个人资料。目前已经拿到了两份实习转正的工作机会,但她依然活跃在各种招聘场合,因为她认为:“公司没有给出最终的承诺,所以不能虚度光阴。”
临近“金九银十”的秋季招聘时节,众多大学学生再度投入忙碌状态,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求职高峰期”。校园招聘作为企业进入高校,与应届生直接沟通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对于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关键作用。为深入探明高校学子对校园招聘活动的看法与需求,近期,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调查活动,收集了来自三百一十八所高校的有效反馈,总计六千三百二十九份问卷。调查发现,百分之七十二点七四的参与学生更愿意参与校园招聘活动,而百分之六十一点七的参与学生认为校园招聘是大学生获取工作机会的主要途径。
求职首选:受访大学生更青睐通过校园招聘会求职
这个国庆假期,湖南人苏倩没有休息。她准备去深圳参加招聘活动和企业面谈,因此正忙着修改自己的简历和自我陈述。在此之前,她已经在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学校参加了三次招聘活动。苏倩打趣说,自己不是在招聘现场,就是在去招聘现场的途中。秋季招聘期间,她为自己确立了任务,就是要获得江浙沪地区或广州的工作岗位,这些城市举办的校园招聘活动,对她来说也是求职的关键途径。
中青校媒的调研表明,大学生们搜集工作机会的途径多种多样,校园招聘会是最常用的方式,占比达到63.41%。其他渠道还包括,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和官方网站了解招聘信息,使用率为59.17%。同时,也有52.31%的人会借助学校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此外,来自老师和高年级同学的介绍也是一个重要来源开元ky888棋牌官网版,有49.57%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工作信息。还有38.24%的人会关注国家层面的就业服务网站以及政府的人才信息发布平台。
李萌毕业于九江学院2024届,是一名最新出炉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学倒数那一年,她尝试过考研,结果不理想,后来又参加过公务员考试,同样没有成功。调整好方向之后,她决定投身于找工作大军,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本校举办的校园招聘活动。然而,招聘会上提供的职位大多与她心仪的职业发展道路不太吻合。为了拓宽求职范围,李萌特意坐车前往南昌,参加了南昌大学的校园招聘会。她说,那场招聘会场面相当壮观,主办方还贴心安排了专车来接送学生前往现场。那天,李萌在招聘活动中递交了十份个人材料,紧接着,有八家用人单位向她发送了会面通知。
贺州学院的李莲也出席了本校三月举办的2024届毕业生春季双向选择招聘会,她记得校园里那条写着“180多家单位,岗位五千多个‘职’等你来”的横幅让她十分激动,为了把握这次机会,她提前准备了个人简历和就业推荐材料。
李莲认为,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单位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因此她觉得比自己在网上找工作要放心得多,这些公司虽然可能不是薪资最高的,但肯定都是正规可靠的企业。而且,她觉得和招聘方直接交流能更清楚感受到公司的实际环境,从而对公司有更透彻的认识。
招聘会现场多数公司(选拔程序)与网络渠道类似,不过少数单位步骤更简明。这种场合递交申请材料成效显著,苏倩举例说明,她参与过两次双向选择活动,共送出35份申请表。半数机构承诺材料审核通过后,两日内会通知面谈。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服务部门副主管贾皓表示,该校在2023至2024学年期间,成功组织了八次规模宏大的双向选择活动,四十九次中型规模的就业洽谈会,以及四百八十二场专门面向企业的宣讲会议。八次大型双选活动总共吸引了一千九百多家公司进驻校园;中型双选活动涵盖了部分中央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的联合招聘,以及按照学科专业划分的主题性双选,还有面向特定区域的引才活动,这些活动面向该校的所有硕士、博士和本科专业进行招募。根据学校的分析,在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中,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人最终签约的雇主都是曾经参与过学校双选会的单位。贾皓这样说明。
中青校媒一项调查表明,有25.41%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过1到3场校园招聘活动;有3.52%的在校大学生参与过3场以上的校园招聘活动;有13.13%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打算参加校园招聘活动;有33.80%的在校大学生知道学校举办过校园招聘活动,不过并未参与其中。
瑕瑜互见:校园招聘会如何更好发挥求职主渠道作用
苏倩认为,在招聘活动现场,得到的好处不只是递交申请材料、参与面试环节,与公司直接对话本身就是难得的体验。她注意到,许多求职者会在招聘现场询问人力资源负责人,自己的简历为何未能通过初步审核。对方通常会说明是哪个标准未达到要求,并建议他们考虑其他职位。苏倩觉得,当场进行面对面沟通,可以让她更清楚行业动态以及自己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且有助于她稳定情绪。
不少公司我根本不熟悉,在求职平台上也通常不会去阅读它们的资料。苏倩谈到,在招聘活动现场,她更倾向于留意一些规模不大但特色鲜明的企业。这类公司因为名气不大,招聘的岗位数量往往不多,所以毕业生在招聘会现场获得面试邀请的可能性较高。
张乐芊不仅通过互联网提交个人资料,还持续留意导师在集体交流平台上公布的招聘活动通知。不过,亲身参与过实体招聘会后,她有些意犹未尽。她提到,有些公司的推广活动完全围绕自身价值观与激励机制展开,却未设置当场递交申请和进行面谈的流程。她抱着履历材料前往会场,却未能实现递交,只能无奈地表示,连活动中的幸运抽奖环节都无缘参与。
楚备一年前参加过校园招聘会。她投递了简历,参加了面试,获得了两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但最后没有接受其中任何一家。她目前是三峡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在她看来,参与校招会时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是工作所在城市的限制,二是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不高,她和本专业的同学都遇到了这个问题。本校的支柱学科为水利工程与机电工程,来校招的企业多与这两类学科的职业路径相契合,而文科背景的学生能够选择的职位比较有限。
根据受访大学生的看法,校园招聘会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主要途径,其利弊都很突出。有16.27%的大学生觉得这种招聘活动能够满足求职需要,49.15%的人认为效果一般,13.15%的人觉得无法满足要求,另外还有21.43%的人对招聘会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持不确定态度。
黄冰冰出席了七次校园招聘活动后,注意到一些情况。文学类专业的学生能够申请的工作机会非常有限。虽然职位数量不多,但申请的人却很多,导致供需严重失衡。此外,黄冰冰也承认,在知名大学举办的招聘会上,参与的企业通常规模更大、资质更佳,并且提供的薪资也更高,然而,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她投递的简历几乎都没有得到任何反馈。
福建中医药大学2024届学生梁静玲持有同样观点。六月份上旬,她在网络空间分享过自己的工作寻找过程。她注意到,除了职业方向不匹配的情况,一些企业招聘的测试流程繁琐耗时,但最终成功入职的人数却不多。她的这些记录内容,让许多即将完成学业的人产生了共鸣,收获了四百多条留言和两千多次的点赞和收藏,许多人在留言区都提到“感受十分相似”。
李莲持相同看法,参与高校招聘或许会“徒劳无功”,投递的履历需交由主管部门审核,因申请者众多,负责人未必能逐份过目,部分应聘者在招聘现场自认前景光明,然而事后漫长等待却杳无音讯
中青校媒经过一番了解,得知同学们觉得校园招聘活动目前有诸多不足之处:活动安排不够灵活,举办时段与场地都受到约束,一旦错过便难以碰面,有高达63.50%的人这样认为;现场提供的求职资讯不够对称,常常事倍功半,大约有39.64%的受访者指出这一点;整体运作效率不高,缺乏线上渠道的便利性,有31.79%的人表达了这种看法;投递个人资料之后往往得不到任何回应,大约有30.08%的受访者反映该问题。
更垂直、更多元:受访大学生期待校园招聘会创新升级
张乐芊认为,工作要求与薪资补助等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学生参加校园招聘会,主要寻求的是与企业直接沟通的场合。
要是能够的话,张乐芊还是期待能在校招活动里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位,她觉得,同网络招聘和社会招聘比起来,校招活动为众多学子提供了一个门槛更低的就业途径,这也为大学生们安排了一个逐步进步的成长轨迹,公司向应届毕业生释放岗位空缺时,他们通常会展现出更大的接纳力,并且对学生抱有更长的培育恒心。
楚备同样承认校园招聘会的意义。在她眼中,这种职业选择途径拥有独特性。一方面,那些公司都经由学校进行过审核,品质有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校招能够和职场人士直接交流,对她来说是一种信息获取更充分的求职途径。
秋招期间,楚备没找到称心如意的职位,就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和一位现场工作人员攀谈起来。对方得知楚备的基本信息后,觉得她能力突出,便给她推荐了一个这次校园招聘名单之外的职位。这种意想不到的收获,是网络招聘难以实现的,楚备表示。
今年三月八日前后,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共同组织了一次面向女性的招聘会,该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很多年。杜函聪今年毕业,他认为这种专门性的招聘活动很有意义,因为,本校的男女学生比例大约是三比七,女性学生占多数,这样的招聘活动能够提高就业的成功率,而且,一个主要面向女学生的双向选择会,参加其中的公司通常会对女性员工更加包容,提供更适宜的工作条件。
梁静玲认为,经由校园招聘达成的三方合同有必要加以完善,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受聘者的正当权利。她去年在深圳实习期间,目睹了某公司单方面中止三方合同的一起事件。那家规模宏大的医院即将建成,此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招聘工作,然而在筹备工作的后期阶段,该机构出于对自身发展状况的考量,决定裁撤部分本应签约乃至已录用的工作人员
从秋季招聘到毕业生正式加入公司,中间间隔的时间通常超过半年,期间公司的经营蓝图和岗位设置都会发生程度不一的调整,这些变动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最终要由即将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来承担,这是梁静玲的看法,她觉得这种状况对学子来说有失公允,主张应该提供更周全的保护措施。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高度重视校园招聘活动,对其未来走向抱有诸多构想:希望对参会企业和职位进行更细致的甄选,以提升整体工作机会的层次开元棋盘财神捕鱼官网版下载2023,占比达到百分之六十五点四;建议根据不同学科背景设立专门性招聘活动,让求职资讯更加精准对接,支持率是百分之六十一点七八;提议引入网络互动平台,在校园内部署招聘动态并开设在线简历投递途径,有百分之六十一点一的人表示赞同;主张与工作单位进行沟通,在校园招聘场合设置初步考核步骤,此项提议获得百分之五十三点九一的响应;强调要彰显或加强职业辅导服务,例如实施职业能力评估、设立简历诊疗服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面试模拟等,认为这很有必要的人数比例为百分之四十二点六三;鼓励对校园招聘模式进行革新,比如举办招聘夜市活动,这一观点的支持者是百分之三十四点四八。
高校正积极应对学生需求,尝试运用多种途径维护学生利益,旨在从不同角度提升就业服务水准,给予毕业生更周全、更具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支持。贾皓透露,北京科技大学在每年春季招聘和秋季招聘的首场招聘会现场,会设立专门服务区域,包括提供简历优化、政策解读、求职解惑等服务,邀请职业发展顾问以及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员协助学生完善个人简历。贾皓告诫即将毕业的学生,在秋季招聘和春季招聘的初期阶段,一旦获得录用意向书,就应当迅速完成签约流程,切莫认为未来仍会涌现诸多选择,因为雇主方对于签约期限通常设有明确约束,一旦错失,或许难以再遇到更称心如意的雇主。
黄冰冰虽然未能经由校园招聘会获得理想的职位,却依然肯定了校园招聘的意义,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持续地激励低年级的同学们参加招聘活动,她总是强调,不必过分焦虑,要大胆争取自己的机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苏倩、李萌、黄冰冰为化名)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