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棋官方正版下载 高度重视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7月26日,国家领导人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与理论指导,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还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元ky888棋牌官网版,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可以这么讲,高度重视理论所发挥的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党今后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 。

一、把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统一起来

理论能够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唯有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才可以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所以理论建设与理论指导是统一且不可分割的。重视理论建设,是鉴于理论有着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若要重视理论指导,就一定要重视理论建设。

重视理论建设以及理论指导,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起就具备的优秀品格。1848年,《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予以发表,这标志着两件大事在人类政治史与思想史上同时出现了。一件大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得以形成,另一件大事是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得以建立 。若没有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并以其进行理论武装,便不会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即共产党。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必定要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以及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得以建立的。十月革命发出的那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先进分子,与中国工人运动进行了结合,进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所以,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身的指导思想以及理论基础,投身到改变旧中国、创立新中国的实践当中。党的理论建设起始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的斗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因此党向来极为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重视其宣传,重视其教育,重视其研究,同时也重视党的理论建设。中国共产党走过96年历程,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理论建设辉煌成果,是指导党和人民实践的科学理论。它们都是党对理论高度重视的体现,是党的理论建设与理论指导达成统一的体现。

毛泽东有许多重要理论著作,比如《实践论》《矛盾论》,它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哲学基础,《论持久战》指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走向胜利,《新民主主义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导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等,这些都是党的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指南,体现着党重视理论建设与理论指导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家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是党的理论建设的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决议也是党的理论建设的成果,这些成果还是指导党的事业发展的理论。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国家领导人有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论述,有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有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有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有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论述,有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论述开元棋盘app官方版下载_开元棋盘app官网版下载-跑跑车,有关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论述,有关于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论述等,这些都是党的理论建设新的重要成果,是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的科学理论。国家领导人对党的事业各方面有诸多论述,比如针对党的思想宣传工作的论述,针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论述,针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论述,还有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这些论述推动了党在各个领域理论的发展,凭借理论建设的新成果引领了各方面事业的新发展。

高度重视理论建设,高度重视理论指导,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家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能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今后我们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二、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发挥理论的重要作用,要以坚持理论同实践相统一作为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理论建设,要以新的实践为基础来丰富和发展理论。理论指导,要用发展着的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理论同实践相统一,才能够把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统一起来,发挥理论的重要作用。若离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那么理论建设便会偏离方向,理论也无法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以及理论建设进程中,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优良传统。早在1930年,毛泽东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在其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必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他在《实践论》中阐述,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揭示了人类认识和理论发展基于实践、由浅入深的辩证过程。经过延安整风,实事求是被毛泽东大力倡导,成为全党的共识,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实事求是,意味着从实际情况出发,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党着重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统一,集中体现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对长期实践中成功与失败经验进行总结后,由党的七大确立的一条基本原则。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总结了党成立24年来的历史经验,开宗明义做出一个重要结论,即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产生以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而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 。同年6月,党的七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该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3页) 。这标志着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同时确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毛泽东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条普遍真理 邓小平也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条普遍真理 确立这一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重要贡献 确立这一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贡献 。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说到底,就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这一原则 。2016年7月,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以及时代特点,推进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创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前发展。同年10月,他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强调指出,长征给我们的根本经验和启示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 。这一原则贯穿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体现在十八大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大后不久,国家领导人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阐述了相关内容,国家领导人还向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候补委员们阐述了相关内容,阐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直秉持“结合”原则,达成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8页)

若“结合”原则是用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那么,要达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统一起来的要求,还需探寻实现“结合”的途径。2015年1月,国家领导人于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作出指示,需依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实践的发展,持续深入认识,不断总结经验,达成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与互动之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他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即“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该观点高度概括地回答了怎样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还指明了实现“结合”的基本途径,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里的一个新命题,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思想。毛泽东高度概括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将其总结为这样一个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此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新论断,坚持了《实践论》阐明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进一步强调理论和实践都需要“创新”,强调二者要“良性互动”,这反映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总结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复杂情况以及丰富经验,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增添了新内容,坚持并发展了党一贯强调的理论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国家领导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成功的实践被上升为理论,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被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我们在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时重温这段讲话,深深感受到我们党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的历程,是自觉地在“成功的实践”和“正确的理论”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的历程,是把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的过程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它是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之中发展的,也是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之中发展的。

三、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国家领导人在7月26日的重要讲话中着重指出,要维持并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紧跟时代发展的理论品质,敢于推动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他提出要求,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在理论方面持续开拓新的视野,做出新的归纳总结。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且历史的统一,并非固定不变。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无完结之时,人们于实践中对真理的认识同样永无完结。理论若要保持与实践相统一,就必须随实践的变化发展持续发展,不可停留在某个固定不变的水平上。这就如同国家领导人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属于普遍真理,有着永恒的思想价值,然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穷尽真理,而是持续为探寻真理以及发展真理开拓道路。”(《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96页)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元棋app官方下载,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的,并非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极为庞大精深,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包含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原理,包含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原理,包含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这些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无论科学怎样进步,马克思主义依旧展现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旧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他批判了一些错误观点,这些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他要求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并练就一身看家本领。他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他在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他在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着重指出,时代是思想产生的母体,实践是理论形成的源头。推进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需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回应时代的召唤,解答新的历史性问题,创造全新的理论。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依据新的实践持续进行新的理论创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奥秘所在。问题是创新开始的地方,是创新动力的来源。只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倾听时代发出的声音,仔细研究并解决时代和实践所提出的重大且紧迫的问题,才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找到发展规律,进而推动理论创新。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做的比马克思多,马克思没开展中国这样大规模的革命,我们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而且实践中会产生道理。我们的革命取得成功,这种革命实践,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体现,便是理论。不同国家的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为本国实践服务。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必须创造出新的理论,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06页)毛泽东指出,当下,我们已然步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全新的问题,要是仅仅有《实践论》《矛盾论》,却无法契合新的需求,不去撰写新的著作,不形成新的理论,那也是不行的。毛泽东思想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而创造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而创造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所有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系列重要讲话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所有理论与所有实践,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让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让我国发展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先是站起来,接着富起来,而后强起来,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国家领导人于7月26日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开展伟大斗争,要建设伟大工程,要推进伟大事业,要实现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涵盖了党和人民在新阶段的历史任务。而要实现新的历史任务,就需要创新党的理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以更长远的眼光来把握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勇敢探索,在理论上勇于突破,不断拓展新视野,不断作出新概括,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客户评论

我要评论